
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后炒股配资网站有,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逐渐占据优势地位。这一时期,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军队高级将领的起义采取了极为开明的政策,特别是对那些能率领成建制部队起义的将领,给予的待遇尤为优厚。这些待遇不仅包括保留原有军职,还涵盖了起义后的政治地位和经济保障。这一英明决策产生了显著效果,大量国民党官兵纷纷选择弃暗投明,极大地加速了蒋介石政权的覆灭进程。可以说,我军的起义政策在瓦解敌军、壮大自身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。
作为\"率部起义\"的国民党将领,他们手中掌握的军事力量自然成为谈判的重要筹码。许多将领在起义前都会秘密与我方代表接触,在确保个人利益得到充分保障后,才会最终决定起义。这种做法虽然可以理解,但相比之下,有一位国民党老将的表现却显得格外光明磊落。这位将军在起义时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,只提出了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要求。那么,毛主席是如何回应这个特殊请求的呢?
展开剩余70%1949年9月,彭德怀司令员指挥的第一野战军在西北战场势如破竹。新疆虽然幅员辽阔,但驻守在此的十万国民党军队长期远离主战场,战斗力相对薄弱。面对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,起义成为他们最明智的选择。时任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的陶峙岳中将,作为当地最高军事长官,此时已57岁高龄,是国民党军中的资深将领。
陶峙岳将军一贯反对内战,在解放战争期间始终按兵不动,没有让新疆驻军参与任何针对我军的军事行动。他体恤民情,深得当地军民爱戴。在决定起义之际,陶峙岳将军的个人前途本可以得到极好的安排,但他却婉转地提出了一个\"不是条件的条件\":\"我个人不需要任何特殊照顾,只希望这十万将士在起义后能获得谋生之道,有口饭吃,恳请组织予以考虑。\"
实际上,即便陶峙岳不提,妥善安置起义官兵也是我党的一贯政策。十万大军的安置问题若处理不当,势必影响社会稳定。当中央领导了解到陶峙岳的请求后,无不为之动容。在此之前接触的国民党起义将领中,很少有人能如此不计个人得失,首先考虑部下的生计问题。
毛主席得知后深受感动,立即批示有关部门务必妥善解决起义官兵的安置问题,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宽广胸襟。
对于起义部队的安置,我军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方式。部分成建制部队如第60军、第21兵团等继续参与解放战争,有的还参加了抗美援朝。但新疆情况特殊,考虑到战争已近尾声,十万大军无需再投入战斗。经过慎重研究,中央决定成立第22兵团,后改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,让这些熟悉当地情况的官兵就地转业,投身西北开发建设。这一创举既解决了官兵生计,又促进了边疆发展,可谓一举两得。陶峙岳将军对此安排深表感激,多次向党中央和毛主席致谢。
1955年授衔时,陶峙岳以起义将领身份被授予上将军衔。在57位开国上将中,原国民党将领仅三人获此殊荣,除陶峙岳外,还有战功赫赫的陈明仁和董其武。能与这两位名将并列,足见陶峙岳贡献之大。因其高尚品格和全局观念,陶峙岳深得中央信任,最终在1982年以90岁高龄实现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夙愿,为其传奇人生画上圆满句号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