泰昌元年至天启五年(1620-1625),京畿周遭旱情连绵,赤地千里的景象尚未消退,天启六年(1626)孟夏时节,诡异的征兆已如蛛丝般笼罩京城。灾变前一月,顺天府观象台忽聚无数异鸟,羽色苍然,日夜哀鸣不止,闻者心悸;十四日前,五月炎夏竟突降奇寒,树梢凝霜似雪,行人皆着冬裘;五日前城隍祭祀之日,知府车马停驻庙前,众人掀帘惊见其昏厥车中,不省人事;四日前股票配资app下载排行,西天红霞漫天,如烈火焚穹,终日不散 —— 种种异象,恰似天地在灾劫降临前的低吟预警。
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巳时(上午九时),京城上空晴好无云,忽有赤焰大球自城东北滚向城西,俄顷间一声巨响裂帛般撕裂天际,王恭厂方向腾起蘑菇状火柱,烈焰冲霄处,天地骤暗,沙尘蔽日。以王恭厂为中心,半径七百余米的区域内,人畜肢体、屋瓦木石如骤雨般从天而降。此处本是明廷兵工厂,储藏数千吨火药及火铳、火炮等军械,虽每日有卫卒巡逻,防火规制森严,却在刹那间化为炼狱。
时熹宗皇帝方御膳,忽觉殿宇震颤,杯盏倾侧,瓦砾纷落,圣心大惊,弃箸疾走。随驾仅一贴身太监,行至建极殿外,周遭楼阁轰然炸裂,木石如雨,太监以身护驾,竟被坠木击中后脑,当场殒命。熹宗踉跄躲入近旁偏殿,伏于桌下战栗,未几又闻惊雷般巨响,桌案竟如泰山压顶般沉坠,一代帝王竟在此间窒息而亡(按:此处史料记载存疑,据《明实录》,熹宗实为躲入交泰殿桌下幸免,此或为野史演绎,姑录以存异)。
展开剩余53%灾变中心区 “尸骸蔽地,碎首折肢者以万计”,仅留名姓者数千人,无名死者不计其数。皇宫工匠因殿宇崩塌坠亡者约两千人,西会馆学塾内三十二名童生及蒙师,一响之后竟 “师徒俱无踪迹”。爆炸冲击波远及河西、通州,甚至震落昌平州衙署匾额,城内门窗尽毁,人畜被抛至数里外者比比皆是。
王恭厂作为明初设立的兵工场所,初以铸铁为务,后兼造火器,库房内火药堆积如山。然其防火设施周全,巡逻严密,如此惊天爆炸,绝非寻常火药库失火可解释。时人目睹 “灵芝状烟云”“人畜衣物尽褪” 等怪象,更添灾变神秘色彩。
后世对灾变成因众说纷纭。或谓 “火药焚爆”,然数千吨火药之威力,何以仅毁七百米内建筑,且出现 “衣物剥离”“人畜飞升” 等超自然现象?或疑地震所致,然史料无地动记载,且火柱冲天非地震特征;陨石撞击说因缺乏陨石坑证据难以立足;龙卷风说亦因 “物体整体漂浮而非碾碎” 遭否定。
此灾变见于《明实录・熹宗实录》《国榷》《酌中志》等典籍,尤以官方邸报底本《天变邸抄》记载最详。其与古印度 “死丘事件”、1908 年俄罗斯通古斯大爆炸并称 “世界三大自然悬案”。四百年间,学者考据不断,终难破此天地谜题 —— 或许,这正是历史长河中天地造化留给后人的一则神秘偈语,待来者以智慧叩解。
发布于:湖南省华林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